這是11月10日拍攝的泰國和柬埔寨交界處的柏威夏寺。新華社/法新11月11日,柬埔寨柏威夏省的居民因懼怕再次發生武裝衝突而逃離家園。新華社發11月11日,在泰國曼谷,一名參加反政府游行的泰國示威者在聽到海牙國際法院的判決後哭泣。新華社/法新
  海牙國際法院11日就柬埔寨和泰國圍繞柏威夏寺周邊地區的領土糾紛作出判決,明確了柏威夏寺整個地區的地理界線,裁定柬埔寨擁有整個柏威夏寺地區的全部領土主權,泰國“有義務”撤出部署在該地區的軍隊、警察部隊以及其他警衛和管理人員。
  國際法院進一步指出,柏威夏寺是一個具有重要宗教和文化意義的遺址,並且已被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柬埔寨和泰國必須就保護這一遺址展開合作。
  國際法院的決定屬終審判決,敗訴方無法上訴。
  柬方沒有得到什麼 泰國沒有失去什麼
  11日海牙國際法院的裁決是對國際法院1962年所作裁決作進一步的解釋。2011年4月,柬埔寨方面向國際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其就1962年對柏威夏寺歸屬之裁決重新作出解釋。國際法院於2013年4月中旬舉行聽證會,先後聽取了柬、泰雙方的陳述,並決定於11月11日對此案作出裁決。
  國際法院再次確認柏威夏寺屬於柬埔寨,“柏威夏寺周圍的土地”屬於柬埔寨領土。但此次裁決以及1962年的裁決,均未明確界定“柏威夏寺周圍的土地”之範圍,僅解釋為“依照自然地形、獨立存在的柏威夏寺所在山崖”。
  此次裁決沒有提及泰、柬雙方都很關註的柏威夏寺周邊4.6平方公里爭議地區。國際法院表示,沒有為兩國確定邊界的必要,邊界的具體劃定應由兩國通過協商解決。同時,國際法院要求泰、柬兩國共同保護好柏威夏寺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不過,泰國駐荷蘭大使威拉差·巴賽說,判決駁回了柬方對柏威夏寺周邊4.6平方公里土地歸屬權的要求,柬方沒有從國際法院得到全部希望得到的東西。法官只是劃定了柏威夏寺周圍“小範圍區域”,具體面積正在計算中。
  泰方對柏威夏寺地形分析後認為,國際法院確認屬於柬埔寨的“依照自然地形、獨立存在的柏威夏寺所在山崖”,可能大於泰國此前堅持的分界線,但遠遠小於爭議中的4.6平方公里。因此,柬方沒有得到什麼,而泰國也沒有失去什麼,下一步的關鍵是泰、柬兩國如何通過協商界定“柏威夏寺周邊山崖”,以確定兩國的邊界。
  【柬埔寨】 判決足夠好
  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賀南洪11日在國際法院說,判決足夠好。
  國際法院的這一裁決被柬埔寨政府視作是這場邊境之爭中的一場巨大勝利,柬埔寨首相洪森當晚發表電視講話,表示法院的裁決明確表示爭議土地的所有者為柬埔寨,這對於柬埔寨政府長期以來在致力於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柏威夏寺周邊爭議地區問題來說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決定,對於推動柬埔寨政府今後在相關問題方面的工作也將起到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洪森同時強調,他在11月7日與泰國總理英拉就曾經達成一致,無論法院宣判的最後結果如何,兩國政府都會接受,並保證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尤其是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上周,洪森還發表電視講話,敦促軍隊保持鎮定和剋制。他說,他與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一致同意,遵守國際法院的判決。
  【泰國】 官方滿意民眾抗議
  泰國總理英拉11日晚表示,將通過和平方式與柬方就領土爭端繼續協商,她請民眾相信,政府將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儘力將這一工作做好。上周末,英拉表示,無論判決結果如何,泰柬必須合作維護良好關係。
  泰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素拉蓬11日表示,泰方對海牙國際法院當天就柏威夏寺周邊地區領土糾紛的判決基本滿意,將與柬方組成聯合委員會商討邊境爭端解決途徑。
  素拉蓬是在海牙參加當天國際法院庭審後作出上述表示的。泰國駐荷蘭大使威拉差隨後告訴媒體記者,國際法院判決,維持1962年裁決結果,駁回柬方對柏威夏寺附近4.6平方公里土地歸屬權要求,判給柬方寺廟附近一些面積較小的土地,具體面積仍在計算。國際法院未對兩國邊界做出明確規定,要求泰柬雙方通過和平方式共同商討爭議領土解決辦法,共同保護柏威夏寺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上萬名泰國民眾當天在曼谷街頭舉行反政府集會,柏威夏寺判決結果也是集會原因之一。反政府組織認為,英拉政府沒有能力保護國家領土完整,表示不接受國際法院判決。
  背景資料
  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位於泰國東北部四色菊府與柬埔寨西部柏威夏省交界地區。古寺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紀,它是高棉帝國的君主下令建造的。建於公元10世紀中葉至12世紀初。它矗立在550米高的峭壁上,俯瞰整個柬埔寨平原。由於地處偏遠,地形險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當完好。
  柏威夏寺的建築風格與吳哥窟相似,建立在長800米,寬400米的峭壁上,四面有長長的階梯上下。寺有四層,帶四個庭院,每層都有山門和圍牆,體現了吳哥王朝時期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世界遺產委員會指出,柏威夏寺具有極佳的地勢,其建築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觀與宗教功能,寺內精緻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寶。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甬道兩旁有28米長的雕龍,因年代久遠,部分損毀。古剎圍牆內還有七個石池。柏威夏寺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坍塌,巨石散落。整個建築呈褐紅色,在綠蔭和藍天白雲的背景下,古樸壯美。
  兩國爭議焦點在古剎周圍4.6平方公里山地。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判定柏威夏寺歸柬方所有,但在寺廟周邊山地歸屬問題上,判決作出模糊的表述,即“泰國軍隊必須撤出位於柬埔寨領土的寺廟及附近區域”。
  當地居民:
  撤離或挖掩體備戰
  柏威夏寺周邊部分居民擔憂判決可能引發新的軍事衝突,已經開始備戰。得知國際法庭的裁決後,居住在柏威夏古寺附近的一些居民開始挖掘掩體甚至全家撤離,擔心柏威夏古寺問題再次引發泰柬軍事衝突。
  距離古剎約20公里的柬埔寨柏威夏省斯拉克多村,判決前已有數個家庭逃離,留下的村民則已經挖好或正在開挖掩體。
  45歲的波拉薩莫說,她已經收拾好日常用品,準備在衝突發生時立即離開。“我不害怕,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她說。波拉薩莫上次因邊境交火逃離家園是在3年前。
  柬埔寨軍方否認媒體有關向柏威夏地區增兵的報道。柏威夏地區指揮官斯雷德將軍稱,邊境局勢正常。
  柬泰兩國在歷史上都宣稱對位於柬泰邊境的柏威夏寺及其所屬區域擁有主權,並多次發生武裝衝突,互有人員傷亡。這一遺留問題在2008年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激化。其中2011年以來的交火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11年7月,國際法院把柏威夏寺周邊17.3平方公里區域劃為臨時非軍事區,要求泰柬軍隊撤出這一地區。
  (本報綜合報道)  (原標題:國際法院判決柏威夏寺地區歸柬埔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ui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