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水災 921地震 88水災 阿里山 八七水災669人死亡,377人失蹤,41萬災民,34億元新台幣的損失,佔當年全年國民所得的1/10,幾乎等於當年台灣省的總預算, 八七水災的導火線其實是來自於西北太平洋上的另一個颱風--艾倫,太平洋高壓從艾倫颱風東南側斜斜往西南伸入菲律賓中部到南海東部,此舉將旺盛的西南氣流引入台灣地區,8/6屏東山區便出現有300mm以上的降雨 6日晚間這不穩定的氣流於東沙島附近誘發了一個熱帶擾動,並隨著西南風往東北,也就是台灣的方向逐漸推進,並逐漸發展成為熱帶低壓7日傍晚5點中心登陸於嘉義布袋,隨後直接撞向中央山脈,但威力太弱,未能順利過山而於午夜逐漸消失於南投埔里。 酒店打工 這樣的撞山而無法過山,卻撞出了空前的大水災...... 在8/7下午登陸前開始到8/8下午之間,苗栗以南地區陸續出現大雷雨胞肆虐各地而降下驚人的豪雨,這段期間,又以台中到嘉義之間的降雨最為災害性,其中位於平地的雲林斗六的梅林地區,居然在8/7一日之內降下罕見的1001mm超級暴雨! 大肚溪(烏溪):烏溪流域為此次災情最慘重的地區,8/8中午彰化市區淹水最低處竟然高達3公尺!且一直到豪雨過後8/9下午,洪水依然未能完全消退。此外,烏溪上游的各溪流亦全數氾濫,也造成包括台中市在內的各地嚴重淹水。 (彰化縣是八七受災最慘之地區,高達228死,56失蹤,13萬的災民佔當時全縣人口約1/6左右) 北港溪:北港溪上游的酒店兼職斗六乃此次降雨最劇烈的地區,8/7日降雨超過1000mm,且集中於當日傍晚之後!如此恐怖之降雨當然造成此溪流嚴重氾濫,尤其位於北港附近的W形河道最為嚴重。北港溪沿岸的斗南,虎尾,土庫,北港等等鄉鎮均嚴重淹水。 (附註:颱風調查報告的氾濫區域圖,雲林幾乎全縣遭到淹沒,災民人數比例是八七水災之冠,高達11萬以上的災民,佔全縣人口超過1/6)  此場水災政府發佈了緊急命令,也是天氣災害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件事情(通常只有戰時或嚴重地震等發生才可能發佈)。 八八水災~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五十年來最嚴重水患。中南部受災面積過大,加上河水湍急,斷橋處處,造成搶救的困難。許多災民自受困起一直斷糧至今。 室內設計馬英九總統在國安會議中估計,這次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500人。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4日上午公布最新傷亡統計,不包含幾近滅村的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目前全台已有117人死亡、59人失蹤、45人受傷。  921台灣大地震,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發生時間為台灣時間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震央在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即在日月潭西偏南方9.2公里處,也就是位於台灣南投縣集集鎮,震源深度8.0公里,芮氏規模達7.3,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地震矩震級定為7.6。此次地震是因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105公里的破裂帶。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該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裝潢人失縱、11306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  日本帝國議會於1906年通過阿里山森林開發案, 6月20日藤田組副社長藤田平太郎率員探勘阿里山,露宿現今的眠月山區。當晚,藤田平太郎在靜思中,吟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跡,鳴泉當作舊時音。」藤田平太郎並寫下當時景況:「古木蓊鬱畫尚晴,入夜傍石泉而宿,少焉,月出水鳴,一境幽靜,終夜不眠。」因而把當地命名為「眠月」,地名沿用至今。  1906年11月,嘉義廳技師小笠原富二郎上山勘查鐵道路線時,在森林中發現一棵紅檜巨木,估計有3000年樹齡,由於樹形巨大,因此敬為「神木」。1997年7月1日風雨中倒伏,室內裝潢3000年古木從此走進了歷史。 1907年施工時,火車從海拔577公尺開始環繞上山,到了海拔761公尺離開獨立山,短短4.43公里的路程,讓火車爬升184公尺,總共潛竄10座山洞,隧道總長1.86公里, 同年,大塔山擋道,無法像獨立山一樣利用迴旋式爬登法,於是以「之字型」方式,先倒退、再前進,歷經4次的以退為進,火車就從海拔1827公尺,爬升到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 當火車行經鐵路62.7公里處之後,旅客坐在車廂內,可以明顯感受火車一下子前進、一下子倒退;一下子仿佛快要撞上山壁了、一下子又「倒退嚕」爬升,相當有趣,這一段約9公里的路程,就被喻為「阿里山碰壁」。 1912年(民國元年)12月20日,先後歷經13年室內設計興築的阿里山森林鐵道終於完工,總共耗資254萬4893日圓,其間有22人不幸殉職。 1912年12月25日,滿載檜木的「丸太號」聯掛7節貨車廂,以試運轉方式,從阿里山「二萬坪驛」開到嘉義「北門驛」,阿里山森林鐵路正式通車。 1915年,日人將鐵路延長至「阿里山驛」,鐵路全長71.4公里,並開始闢築眠月、石猴支線。到了1930年,阿里山森林鐵路本線、支線總長已達108公里。 台灣光復後,經營森林鐵路的林務局,為了服務觀賞日出的旅客,於1984年開闢祝山支線,並於1986年元月完工通車。從此,遊客「欲看朝陽出玉山」,就「不怕羊腸路滑難」了。 阿里山鐵路開發初期,火車純粹以運材為主,設備非常裝潢簡陋,當時全線50個隧道、77座橋樑均為木造,火車也只有「運材車」與「工程車」兩種。 每天從阿里山砍伐的巨木,被一列列的「運材車」運下山,伐木極盛期,從阿里山載運原木下山的列車,每天高達60輛左右,而每輛車可載10噸重原木,這樣的伐木速度,一直持續到台灣光復初期還方興未艾。 1918年12月29日,日本政府為了因應沿線居民與伐木工人的需要,在運材車後面,首次加掛連結客車廂,稱為「便乘列車」,成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兼營貨運、客運的濫觴。 列車是以蒸汽火車頭拖曳,速度相當緩慢,上山平均時速12公里,從嘉義到阿里山需要7個小時。「大東亞戰爭」爆發後,媒源缺乏,採「雙日上山、單日下山」措施。 林務室內裝潢局於民國52年購進「中興號」特快車,逐漸淘汰燃媒的蒸汽火車,改為柴油化列車,從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爬升到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只需2小時50分鐘。 此後,隨著國民所得逐漸提升,旅遊風氣逐漸盛行,各地遊客紛紛湧向阿里山,致使原來的「中興號」特快車不敷使用,林務局於是在民國62年元旦引進「光復號」特快車,並機動加班,以因應連續假日或櫻花季的大批遊客。 阿里山公路通車後,搶盡了鐵路的生意,在不同運輸成本競爭下,鐵路虧損與日俱僧,逐漸走向黃昏。 八八水災,通往阿里山的主要道路中斷,阿里山小火車在森林鐵路損壞總計290處,幾乎全毀;山上著名的樟腦寮車站、香林國小像經歷爆炸後一樣,滿地碎石設計裝潢,山上道路路基淘空,已成封山狀態。 曾經是隧道,因坍方斷成兩大截,阿里山公路嚴重受創,路基嚴重流失。 阿里山森林鐵路,從交力坪站到水社寮車站之間,有4座隧道被埋,到森林遊樂區的前一站「二萬坪車站」,站內有100公尺的鐵軌,現在路基消失了、鐵軌完全懸空,整條森林鐵路鐵軌到一半就不見了,超過50處以上路基坍方,還有200多處以上的邊坡,也嚴重塌陷。       阿里山小火車想要全線運作,得花2年時間捲土重來。目前只能靠周邊產業道路連接阿里山公路,大型遊覽車想要上山,至少再等一年。因為通往阿里山的主要道路一樣很慘,不僅路基流失,斷的斷、塌的塌,電線桿橫躺在路上,讓人系統傢俱怵目驚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79tyui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